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夏季原料茶的加工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钟应富;张莹;罗红玉;沈小兰;杨娟;李中林;袁林颖;邬秀宏

专利号: CN201510537754.5

摘要: 一种夏季原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杀青、揉捻、初干和足干,杀青后进行热闷,热闷的温度为36‑42℃。热闷是在杀青与揉捻之间或/和揉捻与初干之间或/和初干与足干之间进行。本发明通过将脱水后的夏季原料茶趁热装入保温箱在高温下热闷,促进了茶多酚的降解,特别是酯型儿茶素的水解及糖类、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降低了夏茶的涩味,形成醇和爽口的滋味,加工出来的茶叶苦涩明显降低、适口性增强,且提高了成茶率。

  • 相关文献

[1]制茶工艺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钟应富,杨娟,罗红玉,张莹,袁林颖. 2015

[2]0724优质桑叶茶加工关键工艺研究. 罗红玉,吴全,钟应富,袁林颖,王万华,袁良军,蒋贵兵,杜英武,秦俭. 2014

[3]微波杀青对“永川秀芽”名茶品质的影响. 钟应富,李中林,袁林颖,周正科,邓敏,敬廷桃,邬秀宏,张莹. 2009

[4]不同预处理对猴头菇菌渣及水稻秸秆水解性能的影响. 任桂英,张凯,董毛村,王冰,雷云辉. 2020

[5]不同施氮量对茶树新梢氨基酸及茶多酚的影响. 邓敏,邬秀红,姚永宏,徐泽. 2010

[6]便携式茶鲜叶品质光谱检测装置研制. 王凡,赵春江,徐波,徐泽,李振海,杨海滨,段丹丹,杨贵军. 2020

[7]不同褐化程度茶树组培的转录组分析. 李解,翟秀明,杨娟,唐敏,侯渝嘉. 2021

[8]加工工艺对茶叶硒组成及主要理化成分的影响. 罗红玉,邓敏,杨海滨,盛忠雷,袁林颖. 2017

[9]不同栽培模式对山地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品质的季节调控. 杨海滨,盛忠雷,谢堃,邬秀宏,邓敏. 2015

[10]茶多酚氧化产物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罗学平,李丽霞,成洲,李清,李丹,敬廷桃. 2017

[11]微波辅助提取绿茶茶多酚及纯化工艺研究. 袁林颖,高飞虎,钟应富,邬秀宏,邓敏,张莹,敬廷桃. 2012

[12]茶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刘家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