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lant growth(模糊匹配)
7条记录
sRNA移动在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互作中的作用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存在多种互作,涉及到基因表达、代谢组学变化和植物激素串扰等多个方面。小RNA(small RNA,sRNA)作为一种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的调节因子可在基因转录或转录后起作用,主要表现为控制染色体的剪接和翻译,诱导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抑制和指导靶转录本降解等。因此,sRNA介导的基因调控是植食性昆虫与植物互作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外源sRNA在植食性昆虫和植物细胞间、细胞外以及生物体间的信号分子作用备受关注,且基于sRNA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也逐渐被应用于实践。该文主要对s RNA在植食性昆虫和植物间的迁移方式及sRNA在植食性昆虫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sRNA对植物-寄生体-植食性昆虫体系的影响,并对sRNA在农业重大虫害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开发绿色高效的生物防治药剂,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关键词: 小RNA 移动方式 害虫生物防治 植物 植食性昆虫 互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极化SAR参数对植被干旱响应的显著性分析

南方农业 2023

摘要:为探索以Sentinel-1为代表的双极化SAR参数对植被干旱信息的可表达性,基于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变换法分析了相关光学遥感干旱指数及干旱主要信息分量与Sentinel-1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并对干旱条件下IRV和IDPRV参数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光学遥感的干旱指数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植被的受干旱胁迫程度,植被指数INDV侧重于从植被长势方面的表达,温度干旱指数ITC偏向于从地表环境温度的角度来反映干旱情况,综合植被-温度干旱指数IVTC偏重于地表温度对其响应,而IVSW兼顾植被长势与地表温度的双重影响且与水分干旱指数显著相关;雷达植被指数IRV、双极化雷达植被指数IDPRV与干旱主要分量信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65,适合于评估地表植被受干旱程度;IRV和IDPRV对四种土地覆被之间的可区分性整体趋势基本一致,但IRV比IDPRV具有更高敏感性.本研究可为西南山区农业遥感干旱信息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被 干旱响应 光学干旱指数 双极化SAR参数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种光谱指数联合地形特征对复杂地形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遥感识别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复杂地形地区农作物空间分布信息的精准监测对指导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作物分布零散、空间异质性高是精细分类的难点.本文旨在探索复杂地形条件下,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资料的多作物同步精细识别的方法,以期为重庆市域乃至西南低山丘陵复杂地区作物识别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选取重庆市渝西地区为研究区,采用多尺度分割算法,将同种地物类型的田块进行同质单元构建,从而避免基于像素分类过于零散的分类结果,实现高精度分类.再利用多时相 Sentinel-2/MSI 遥感影像有效挖掘主要粮食农作物生育期内物候规律和特征参数,构建NDVI、RVI和NDWI等光谱指数,对比地面样本点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生育期的遥感光谱信息差异,联合地形特征以确定农作物识别的最优组合,从而建立面向对象的决策树逻辑分类规则集提取主要粮食农作物种植区.结果表明:(1)采用多尺度分割方法使农作物识别在田块基础上进行,在 30 分割尺度下、紧凑度因子和形状因子均为 0.5 时,植被边缘分割最优;(2)结合农作物物候期发育特征,选用 4月NDWI、6 月RVI、NDVI和 8 月NDVI等光谱特征指数,联合海拔高度、坡度等地形特征建立目标地物判别阈值,构建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模型,总体精度达到 90.8%,水稻、玉米、红薯的分类精度分别为 85.7%、83.3%和 80.7%,说明多种光谱指数联合地形特征的作物种植面积识别方法达到较高的识别精度,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复杂地形 Sentinel-2 农作物 面向对象 决策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藻土基硅肥的研究进展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2

摘要:系统总结了硅藻土基硅肥在提高植物的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抗盐、抗冻和抗重金属及增产增质等方面的作用机理、硅藻土基硅肥的生产工艺和硅肥的分类及应用现状,通过对比了硅藻土基硅肥和其他硅肥的差异,剖析了硅藻土基硅肥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高品质硅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硅藻土 硅肥 土壤 农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遥感定量反演农作物叶绿素的现状与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叶绿素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参数,其含量是评价农作物长势的重要指标。利用定量遥感技术对农作物叶绿素含量进行反演,可辅助大面积农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测等。总结并分析了近几年遥感定量反演叶绿素的主要研究成果,表明物理模型法更具普适性,适宜大面积农作物叶绿素含量反演,是未来定量遥感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有待辐射传输机理的进一步完善;统计模型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反演模型,但是无明确物理意义,探索通过不同光谱特征量组合来改善模型普适性,减弱环境因素影响,对提升当前统计模型反演精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作物 定量遥感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扇形试验设计在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验扇形试验设计用于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可行性,确定蚕豆新品种‘通蚕鲜8号’在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应用扇形试验设计方法,经2年重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扇形试验设计检验蚕豆种植密度是可行的。‘通蚕鲜8号’在重庆最佳种植密度范围在86805~106110株/hm2内,其中种植密度为93615株/hm2时产量达最高水平。

关键词: 扇形 试验设计 农作物 密度 蚕豆

矮牵牛的品种类型及种植技术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09

摘要:介绍了按生长习性和商业特性对矮牵牛品种作的分类;阐述了矮牵牛的种植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移植上盆、管理养护、病虫防治等。

关键词: 矮牵牛 品种类型 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