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细菌(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植物组培中污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25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确植物组培过程中常见污染杂菌的种类,评估抑菌剂对污染杂菌的抑菌效果,并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以6种组培室常见污染杂菌菌株为试材,分离纯化后通过16S rDNA或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评价5种抑菌剂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评价5种抑菌剂对3种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3种污染细菌分别为副氧化微杆菌、抗辐射不动杆菌、鞘氨醇单胞菌,3种污染真菌分别为杂色曲霉、枝孢内生菌、聚多曲霉.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5 g/L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0.5 g/L烯酰·锰锌对6种供试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0.5 mL/L异噻唑啉酮对抗辐射不动杆菌XJ-2、鞘氨醇单胞菌XJ-3、枝孢内生菌ZJ-2、聚多曲霉ZJ-3、杂色曲霉ZJ-1有较好抑制作用.0.05 g/L腐霉·福美双能有效抑制3种真菌生长,0.5 g/L腐霉·福美双对副氧化微杆菌XJ-1、鞘氨醇单胞菌XJ-3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溴硝醇对细菌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0.5 g/L溴硝醇对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烯酰·锰锌、异噻唑啉酮具有较强和广谱的抑菌作用,作为抑菌剂在控制植物组培污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抑菌剂 细菌 真菌 开放式组培组织培养 组培污染 分离鉴定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 烯酰·锰锌 系统发育树分析 16S rDNA ITS序列 抑菌圈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渝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状况与沼液生物学特性研究

太阳能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沼气工程运行状况、沼液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对川渝9个养殖场沼气工程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沼液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养殖场沼气工程以处理养殖场废水为主,不以产能为目的,总氮(TN)、总磷(TP)、NH4+和化学需氧量(CODCr)等理化指标在猪场和牛场沼液之间无显著差异。14个沼液样品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主导微生物,这5大类细菌细菌克隆总数的84%以上。猪场沼气工程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在45.0%~69.3%之间,显著高于牛场,而牛场沼液中Firmicutes及Bacteroidetes占主要优势,两者相对丰度之和的平均值为58.4%。沼液中古菌以甲烷微菌纲(Methanomicrobia)、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占优,且Methanomicrobia丰度在2类养殖场间存在显著差异;猪场沼液中Methanosaeta占绝对优势,达到84.1%~94.4%,而Methanosarcina丰度极少。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沼液铵磷比与Firmicutes相对丰度、丰富度指数(Chao1)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沼液中群落主坐标分析及聚类分析均可准确辨识猪场沼气工程、运行状况良好及运行状况欠佳的牛场沼气工程,可为养殖场粪污治理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沼气 沼液 细菌 古菌 高通量测序 养殖粪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中微生物的细菌种群分析与功能初探

中国沼气 2012

摘要:分别采集了现代牧业集团各地区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分析了不同沼液样品中全N,P,K等养分的含量和理化性质,并利用传统微生物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究了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及种群组成情况,根据BLAST的比对结果,选取并纯化到32株细菌,测定了它们对四种不同病原真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各地区沼液样品的pH为6.1~8.7,总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为来自通山的样品,达15.4%,含量最低的为马鞍山沼液样品仅为0.94。不同沼液样品中的细菌的数量介于105~106CFU.mL-1之间,且种群丰富,组成差别较大,芽孢杆菌为各地区沼液样品中的主要优势微生物。拮抗实验的结果表明Paenibacillus peoriae对菌棉花枯萎病、菌尖刀镰刀型黄瓜枯萎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四种病源真均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具有作为生防应用菌株的潜力。

关键词: 规模化沼气工程 沼液 细菌 种群 拮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