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业
》
2024
摘要:紫菀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干燥根,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气微香,味甜、微苦。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肽类、香豆素类、黄酮类、蒽醌类等,有良好的润肺、祛痰、止咳、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咯血。在80余种国内市场销售流通的中成药处方组成中,紫菀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综述了紫菀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种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阐明紫菀药效机理与优化种植技术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菀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种植技术
《南方农业
》
2023
摘要:长江上游单季稻区受夏季高温伏旱影响,稻米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同时,该地区畜牧业发展对优质饲草的需求巨大.为解决粮饲争地的现实矛盾,实现"粮饲兼得"的生产目的,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饲草—再生稻模式种植关键技术,包括适宜环境、品种选择、秧田管理、本田管理,并从"适龄移栽,规范密植;精确施肥,提高第1季生物产量;保持水层,促进分蘖;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早施促芽肥;适时排水,干田刈割;立即复水,促进低桩腋芽萌发成苗;巧施提苗肥,促进大穗形成;再生稻病虫害挑治;及时收获,颗粒归仓;施提苗肥,促进第3季成苗;刈割第3季饲草"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本田管理.初步分析了该技术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饲草—再生稻
种植技术
经济效益
《南方农业
》
2021
摘要:坦桑尼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各类作物生长,农作物种类丰富。水稻是该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以雨养种植为主,占72%,旱稻种植占22%,大规模灌溉种植占6%左右。根据气候、降雨和河流分布等特性,水源有保障的地方全年可种植水稻一季或二季半。大多数农户以常规品种直播种植为主,草害严重,肥水管理粗放,产量较低。建设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来,推广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建议继续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强化肥水管理,减少养分流失,采用化学除草控制草害,引进或培育新品种,以促进坦桑尼亚水稻生产发展,更好地实现水稻增产增收。
关键词:
援助非洲
坦桑尼亚
农业
水稻
种植技术
《南方农业
》
2019
摘要:前胡是常用中药材之一。近年由于前胡的用药需求增加,市场价格有所提升,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国内多个道地产区均开展了标准化种植的推广,以提高药材生产品质和减少生态污染。综述了关于前胡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国内对前胡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前胡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
2011
摘要:在重庆发展青贮玉米,要综合把握玉米种植和玉米青贮2个环节。文章叙述了品种选择,播期确定,培育壮苗,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适时采收等玉米种植技术;贮藏设施建设,适时收割,切短揉搓,排水防潮、拌盐拌菌,装窖压实,密封发酵,现取现喂等青贮玉米技术。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植技术
青贮技术
重庆
《南方农业
》
2010
摘要:从种植区域选择、品种选择、苗木培育和病虫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重庆晚熟柑橘的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晚熟柑橘
种植技术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