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JAZ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多种调节作用。茉莉酸ZIM结构域(jasmonate ZIM-domain, JAZ)蛋白是JA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花青素积累、开花时间、次生代谢物合成及其他发育过程,也是许多调控信号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JAZ基因家族是植物特有的TIFY家族中的一员,目前已在多种园艺植物中对JAZ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本文对园艺植物中JAZ蛋白(JAZs)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为进一步阐明植物JAZ基因家族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及调控网络提供了参考。


维生素A类物质在昆虫中的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维生素A类物质包括视黄醇(维生素A)、视黄醛和视黄酸等,自1913年被发现以来,已被证明在动物发育、生殖和免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器官发育、生长繁殖和视觉感受等。该文在总结维生素A类物质吸收及转化过程的基础上,对维生素A类物质在昆虫视觉形成、生长发育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目前对维生素A类物质在昆虫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根据模式动物(哺乳动物)中的相关报道对维生素A类物质在昆虫发育、免疫调节、神经元可塑性和行为认知等方面的潜在功能进行展望,以期为昆虫维生素A类物质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光质调控茶树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激光生物学报 》 2023 CSCD
摘要: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茶树的种植与加工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减贫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贡献.光质作为光的一个重要因子,直接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进程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深入了解茶树应对光质刺激的响应规律对茶产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光质对茶树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存在复杂的叠加效应和剂量效应,在愈伤组织生长与分化的不同发育阶段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对采摘后加工处理产生复杂的生物学效应.本文概述了光质对茶树生长发育、无性繁殖和加工处理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与分子响应机制,旨在为光质促进茶树的优质生长、高效繁育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CRF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分裂素应答因子(cytokinin response factors, CRFs)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属于AP2/ERF家族的亚组成员.CRFs在细胞分裂素双元组分信号通路分支中发挥作用.最近研究表明CRFs参与植物胚胎形成、种子发育、根系生长以及叶片衰老等过程,在低温、氧化、盐等胁迫响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CRFs转录因子特征及其在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的作用,重点阐述CRFs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播期对直播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高粱是中国白酒的主要原料,其产量受生育期生态条件的影响很大,直播是轻简化栽培趋势下的必然选择,探讨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西南地区直播高粱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5个西南地区主栽高粱品种为材料,设置5个播期,研究了播期对直播高粱出苗率、生育期、光合性能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播期对高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有显著的影响,品种间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异程度存在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高粱出苗率显著增加,生育期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抽穗的生育日数明显缩短。抽穗期顶三叶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实率、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均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高粱出苗率与播种后7 d均温、有效积温和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和产量与抽穗前和全生育期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较迟播而言,早播高粱生育期延长,产量较高,但出苗率低。西南地区直播高粱的适宜播期为4月15日—5月2日。


普通小麦胚芽鞘分蘖的生长发育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小麦胚芽鞘分蘖(T0)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以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通过连续4年田间和室内试验,运用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探讨小麦T0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T0的生长与其品种的生育期有关,且对主茎的生长具有一定延迟作用,生育期越短,T0所受影响越小,延迟作用的时间越短,与其他分蘖发育越紧密同步,成为有效分蘖的机会越大。T0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其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较快,并且与T3(主茎第3片叶片出现的第3个分蘖)和T11(T1的第1片叶片上出现的分蘖)的生长趋势相同。[结论]T0对单株产量影响不明显;无论是对分蘖多的川农17,还是对分蘖少的川麦107,T0不再是制约其产量的主要因素。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