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甘蓝(模糊匹配)
8条记录
甘蓝新品种'渝园春印'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晚冬脆甘蓝新品种‘渝园春印’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S-5-2-2-1BC5为母本,优良自交系SL-3-1-2-1-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植株半直立,叶色绿,蜡粉少;叶球扁圆形,球色亮绿,口感甜脆;单球质量约3.0 kg;田间表现综合抗性较好。重庆平坝地区晚冬栽培,从播种至采收110 d左右,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满足重庆地区春季蔬菜供应淡季市场需求。

关键词: 甘蓝 晚冬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新品种‘渝园春印’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晚冬脆甘蓝新品种'渝园春印'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S-5-2-2-1BC5为母本,优良自交系SL-3-1-2-1-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植株半直立,叶色绿,蜡粉少;叶球扁圆形,球色亮绿,口感甜脆;单球质量约3.0 kg;田间表现综合抗性较好.重庆平坝地区晚冬栽培,从播种至采收110 d左右,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满足重庆地区春季蔬菜供应淡季市场需求.

关键词: 甘蓝 晚冬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脆甘蓝新品种"西园14号"栽培技术

农家科技 2020

摘要:"西园14号"是由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选育,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的晚冬甘蓝新品种,该品种甜脆细嫩,品质佳、产量高、抗性强、田间保持时间长,可延迟到春节采收,是蔬菜基地冬季种植的首选品种.

关键词: 栽培技术 冬季种植 蔬菜基地 独家生产 抗性强 甘蓝 园艺园林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武隆高山甘蓝根肿病气象预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防御和减轻重庆地区高山甘蓝根肿病的发生,选择武隆高山甘蓝为研究对象,采用该区2010—2014年气象资料和高山甘蓝田间试验资料,分析气象因子与根肿病发病率的关系。筛选出对根肿病影响显著的气象因子为定植—成活期的累积雨量、定植后第12~14日平均气温,采用回归方法建立甘蓝根肿病气象预测模型。利用2015—2016年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试用,确定系数R2为0.68,说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适用性,可应用于重庆高山地区甘蓝根肿病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测。气象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将为高山甘蓝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蓝 气象预测 回归 根肿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市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试验初报

南方农业 2019

摘要:以抗性稳定的甘蓝品种为鉴定寄主,采用重庆地区甘蓝黑腐病菌株,研究了不同的接种条件、接种方法对甘蓝抗病性表现的影响。本研究筛选出一套适用于重庆市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结果表明:在25 ℃,运用喷雾法或离体滴接法把1.0×10~8 cfu·mL~(-1)的细菌悬浮液接种于甘蓝4~5片叶期,保湿24~48 h,7 d后调查统计病情指数。此方法可运用于甘蓝黑腐病抗性资源的筛选、品种鉴定、病原菌小种鉴定等方面。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黑腐病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 2019

摘要:近年来,甘蓝黑腐病在各地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着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鉴于甘蓝黑腐病防治困难、影响广泛,对甘蓝黑腐病的发生症状、侵染规律、生理小种的划分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生理小种 综合防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配制营养液对甘蓝漂浮育苗及物理杀菌效果影响研究

南方农业 2016

摘要:2015年6—10月,在重庆市武隆县双河乡木根村利用3种营养液进行甘蓝漂浮育苗试验,分析不同营养液的甘蓝育苗效果;在首次育苗后,采用加热、紫外灯及"紫外灯杀菌+臭氧杀菌"3种物理方式杀菌,分析杀菌前后微生物和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漂浮育苗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为1∶1时,甘蓝苗品质最好;"紫外灯+臭氧"对营养液的杀菌效果最好,基本能达到100%;在紫外灯杀菌方式下,3种营养液的铵态氮、硝态氮、磷酸盐及p H没有什么变化;在加热杀菌方式下,3种营养液硝态氮和铵态氮呈下降趋势,p H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紫外灯杀菌+臭氧杀菌"方式下,3种营养液的硝态氮增加,铵态氮、磷酸盐和p H都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甘蓝 营养液 漂浮育苗 物理杀菌 养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甘蓝根肿病分级标准的应用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肿病是甘蓝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仍没有统一分级标准。本文依据室内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自拟了一个分级标准,并参考国内常用的陶伟林、司军、王恩彦提出的3种分级标准。应用这4种分级标准分别对田间随机抽取的150株甘蓝进行分级,调查分析了4种分级方法的病情指数差异,比较分析了4种分级标准不同级数与地上部分鲜重、结球鲜重之间相关系数大小差异,计算了4个标准中最高级数未结球株数占未结球总株数的比率。结果表明,作者自拟分级标准所获得病情指数大小居中,能较好地评估病害发生情况。地上部鲜重和结球鲜重与作者自拟标准级数相关性均为最大,表明作者自拟标准在4种分级标准中最为合理,应用结球鲜重大小变化来反应病害严重度更为科学。作者自拟标准的未结球情况集中发生在分级级数9级,所占未结球比率最大,比其它3种方法更能反映出生产实际状况。综上所述,作者自拟标准总体上优于其它3种方法,具有较高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 分级标准 应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