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薯淀粉加工废水水质及其灌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24
摘要:红薯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主要为有机物质污染物,不含有病原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预处理后废液可以灌溉农田。以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沉淀预处理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絮凝沉淀和资源化为主要处理方法,研究经预处理后的红薯淀粉加工废水灌溉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薯淀粉加工废水在离心2 min后,其COD值降低至8 885 mg·L-1,去除率达到25%左右;再通过絮凝沉淀后其COD值可降低至3 554 mg·L-1。用预处理后的废水对水稻进行灌溉,灌溉后的稻米颗粒饱满、整米率高、垩白度低;同时对其营养成分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废水源生长稻米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说明红薯淀粉废水灌溉农田具有实际可行性。


沼液灌溉对作物生长·土壤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沼液作为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的残留物,富含能被作物快速吸收利用的N、P、K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他有益的生物活性等物质。合理的沼液施灌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改善蔬菜品质,而且可以提高土壤pH、防止酸化、减少盐害、提高肥效。虽然沼液的长期施灌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抗生素及部分重金属污染物的积累,但其危害程度也远远低于单一化肥的施用。然而,我国的沼液安全利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还没形成对沼液的安全处理和安全施用的意识。建设适合于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沼液施灌制度及沼液质量监控体系势在必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