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野生金顶侧耳无性阶段分子鉴定和显微形态观察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采自昆明植物园生长在云南松腐朽树桩上的一簇野生菌丝,运用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确定其为侧耳属真菌金顶侧耳Pleurotuscitrinopileatus,借助体视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到金顶侧耳无性菌丝和无性孢子的形态特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金顶侧耳菌株的无性菌丝体由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占主体,并具有3种无性孢子形成方式,第一种是由双核菌丝侧面分化出短且无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并在其顶部形成球形的双核分生孢子,直径为1.50–4.57μm;第二种是由双核菌丝侧枝分化产生椭圆形的双核粉孢子,直径为1.17–3.99μm,或圆柱形的双核粉孢子,大小为2.78–5.40×1.57–3.03μm,第三种是由单核菌丝侧枝分化产生链状圆柱形单核粉孢子,大小为3.71–6.70×3.60–4.02μm。本研究首次对金顶侧耳无性菌丝和无性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光质调控茶树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
《激光生物学报 》 2023 CSCD
摘要: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茶树的种植与加工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村减贫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贡献.光质作为光的一个重要因子,直接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进程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深入了解茶树应对光质刺激的响应规律对茶产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光质对茶树生长发育与品质形成存在复杂的叠加效应和剂量效应,在愈伤组织生长与分化的不同发育阶段产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对采摘后加工处理产生复杂的生物学效应.本文概述了光质对茶树生长发育、无性繁殖和加工处理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与分子响应机制,旨在为光质促进茶树的优质生长、高效繁育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