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茶园中柑橘始叶螨及其天敌的发生特点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明确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Ehara)]及其天敌在茶园中的发生规律,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本研究针对重庆发生柑橘始叶螨的茶园进行为期1年的系统调查,并在室内测定了优势天敌捕食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柑橘始叶螨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少于茶跗线螨,但其主要在4—5月发生危害,对茶产业的影响较大;茶园天敌主要有巴氏新小绥螨和尼氏真绥螨,其中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有明显的跟随现象,在柑橘始叶螨的盛发期为优势天敌;室内测定尼氏真绥螨对柑橘始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取食幼若螨所需时间最短为1.08 h,且1天内取食高达55头。
关键词: 茶园 柑橘始叶螨 捕食螨 种群结构 发生动态 捕食功能


茶树新害螨——柑橘始叶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始叶螨Eotetranychus kankitus(Ehara)是重庆市永川区茶园新发现的一种害螨。对其形态特征、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螨显著特征是雌成螨的背面外缘有4个不规则多角形黑斑,前体两个斑前各有1个黑点。在茶树上主要集中分布在茶蓬下外缘方向的嫩叶,螨口数占总量的54.42%。柑橘始叶螨成螨、幼若螨和卵在茶树上、中、下层的分布均呈聚集分布格局。同时人工释放巴氏钝绥螨30 d后,对该螨的控制效果达76.99%,可作为该螨的可持续控制措施。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