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套作(模糊匹配)
8条记录
重庆高山地区烟草-萝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初报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重庆高山烟草栽培方式为传统单季种植模式,9月至翌年4月土地基本空闲.基于此,采用圆白萝卜与云烟85互作方式,进行烟草—萝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探讨,结果表明:1)烟菜套作模式下,秋雪、糖晶等萝卜品种适宜于本地区种植,最佳播期为8月上中旬;2)烟草(云烟85)与糖晶萝卜套作模式下,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种的萝卜产量均高于萝卜单作,增加177.5~385.3 kg/667 m2,但6月播种的萝卜产量低于萝卜单作;3)烟草(云烟85)与糖晶萝卜套作增产效果好于烟草(云烟85)与糖晶萝卜轮作,套作或轮作增产效果均好于萝卜单作.最后,结合试验分析了烟草—萝卜高效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提出了重庆高山地区烟草—萝卜高效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萝卜 烟草 烟菜栽培模式 套作 轮作 重庆高山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IBA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套作苗期生长和倒伏率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具有抑制顶端生长的作用。为分析套作模式中,喷施TIBA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幼苗期生长和倒伏的调控效应,本研究设置50,100,150,200和250 mg·kg~(-1)的TIBA浓度处理,以清水和无遮荫为对照处理,调查大豆形态、干物质和倒伏性状。结果表明:与无荫蔽对照相比,荫蔽下大豆株高增加,茎粗、节数、分枝数、SPAD、干物质则显著降低,倒伏率显著增加。喷施TIBA后,大豆株高显著降低,茎粗、节数无改变,分枝数增加,叶面积下降,叶片SPAD无变化,干物质下降,大豆倒伏率显著降低。套作模式下大豆幼苗期TIBA喷施的适宜浓度为50~100 mg·kg~(-1),且适宜浓度与品种自身耐荫能力有关,强耐荫品种南豆12适宜浓度为50 mg·kg~(-1),而荫蔽敏感型大豆XBM为100 mg·kg~(-1)。浓度高于150 mg·kg~(-1)处理虽然更有利于降低株高、减少倒伏,但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偏低,不利于培育壮苗。

关键词: 大豆 套作 三碘苯甲酸 耐荫性 倒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白菜间作对苎麻地上部分汞吸收富集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将汞转运富集能力较强的苎麻与对汞富集系数较小的叶菜类蔬菜(小白菜)套作,研究这种套作模式下,土壤中汞的形态变化及两种作物对土壤中汞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单作小白菜(T1)、单作苎麻(T2)及苎麻-小白菜间作(T3)体系中土壤酸溶态汞的含量较对照明显增高,增幅分别为39.49%、61.67%、58.47%,残渣态的汞含量也有降低趋势,从原来的51.22%(CK)下降到45.61%(T3);苎麻-小白菜间作(T3)提高了麻叶和麻皮中汞的含量,降低了小白菜体内汞的含量。通过苎麻与小白菜间作,可以实现汞污染农地的土壤修复与农业生产的双赢。

关键词: 苎麻 小白菜 套作 汞污染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带状套作复光后不同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套作下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的干物质积累特征,本研究共采用14个高、中、低产量水平的大豆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大豆产量类型品种与玉米套作,复光后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积累量为32.99 g·plant?1,较中、低产类型分别高26.82%和91.51%(两年均值)。2)不同产量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复光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呈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低产类型,高产类型大豆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在复光后41~42 d,中低产类型则在复光后33~37 d;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渐增期天数、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中、低产类型。3)产量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时间、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渐增期的持续时间及干物质增量、快增期平均积累速率及干物质增量、缓增期平均积累速率及干物质增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套作下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表现在复光后渐增期,而复光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

关键词: 套作 大豆 产量水平 品种 光照恢复 干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作大豆补偿生长能力综合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套作复光后大豆补偿生长能力的评价方法,比较不同大豆品系补偿生长能力差异,本研究以136个大豆品系为材料,在田间设置2个处理,即不遮荫和遮荫+光照恢复。于取消遮阳网当日和取消后30d共测定了14项形态指标,成熟期调查每个大豆品种(系)的单株产量。根据遮荫+光照恢复处理和不遮荫处理计算各品种各单项指标的补偿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豆的补偿生长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14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计算补偿能力综合得分(D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136份大豆品种按照补偿生长能力强弱分为5大类群,其中第Ⅵ类群(10个材料)补偿生长能力较强,产量较高。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套作大豆补偿生长能力评价数学模型,D=-1.314+1.110 X_4+0.623 X_7+0.831 X_1+0.642 X_9,R~2=0.990,并筛选出光照恢复后地上部总干重、叶面积、SPAD、中间节粗作为套作大豆补偿生长能力的主要鉴定指标。

关键词: 大豆 套作 补偿生长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逐步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 567.35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 773.05元/hm2,纯收入23 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 秋洋芋/油菜 套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

作物研究 2014

摘要: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 567.35 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 773.05元/hm2,纯收入23 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 秋洋芋/油菜 套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玉米/红苕旱地套作模式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13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油/玉/苕旱地套作模式的内容、优势和问题,报道了该模式在控制性试验和生产应用中的产量和效益表现,分析了该模式在重庆市约有6.67万hm2以上的推广应用前景,提出了加强专题应用研究、因地制宜示范推广、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油/玉/苕 套作 效益 应用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