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渝南油683的选育
《种子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育适应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以双低质不育系南A 6为母本、双低恢复系83R为父本,成功配制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渝南油683。该品种在2012—2014年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21个试点中20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2年平均产量3 063.6kg/hm2,比对照南油12增产12.45%,产油量1 308kg/hm2,比对照增产14.49%,居试验第一位。芥酸含量平均为0.1%,硫甙含量平均为20.76μmol/g(饼),含油量42.68%。2015年3月参加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4003)。适宜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陕西汉中、安康冬油菜区种植。


早熟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重蓉油1号的选育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以协调水稻-油菜轮作耕作制度,采用杂交、测交、连续回交、连续自交等多种育种方法,结合品质测试、育性鉴定、抗性鉴定和产量比较试验,育成了特早熟、带隐性无蜡粉标记的双低油菜新品种重蓉油1号(原代号07G-7)。在2011—2012年重庆区试中,12个试验点11个点增产,增产点率91.7%,产量变幅121.0~207.0kg/667m~2,平均单产173.6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2%,生育期较对照油研10号早7.8d,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不育系07A携带隐性无蜡粉基因,恢复系01Tr47-3-2为正常有蜡粉植株,因而可在苗期通过去除无蜡粉杂株,提高杂种F1群体的纯度。于2014年5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重庆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