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平菇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研究平菇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300头均重(44.79±1.84)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6组1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2%和4%的发酵菌糠,试验为期32 d。试验结果表明,2%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平均日增重(ADG)较其他组分别显著提高3.82%、2.65%和1.94%(P <0.05);2%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料重比(F/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1%(P <0.05)。2%和4%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育肥猪腹股沟淋巴指数显著提高(P <0.05)。2%的平菇菌糠发酵料组育肥猪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 <0.05),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降低(P <0.05),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提高(P <0.05)。2%的平菇菌糠料组育肥猪回肠、结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2%和4%的平菇菌糠料组育肥猪回肠和结肠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降低(P <0.05);1%~4%的平菇菌糠料组育肥猪结肠沙门氏菌含量显著降低(P <0.05)。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平菇菌糠发酵料最适添加量为2%。


“双碳”目标下低碳农业技术发展应用条件评价及路径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碳"目标下,科学评估筛选适宜不同地域的农业减排固碳技术,并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农业技术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采取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表明,种植、养殖、能源消耗3个方面42项技术中发展应用条件综合水平位于3≥Z≥2.5、 2.5>Z≥2、 2>Z≥1等3个区间的比重分别为16.67%,61.90%,21.43%,大部分技术在重庆具有较好的综合推广应用条件,其中种植方面最好;重庆低碳农业发展可采取分区分级思路,根据农业生产特点按粮食主产区、养殖集中区、生态脆弱区分区推进"双增双减""稳能减排""提能固碳"综合技术路径,根据技术发展应用条件水平分级优先推广位于3≥Z≥2.5区间的7项技术,以及位于2.5>Z≥2区间的26项技术.最后提出加快低碳农业技术的创新步伐、推广应用、发展环境建设等对策建议.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